本企业拒绝造价,假冒伪劣者请自重,否则将直接向相关厂家及工商部门举报!

搜索

热搜产品: 

防伪技术

防伪技术哪项强——光学防伪已霸榜!
如何认识全息激光镭射防伪?
镭射防伪标签上的常见防伪技术
三维全息真彩色技术和无墨印品的那些故事
全息透镜:立体凸透镜猫眼防伪技术介绍
蚀刻防伪技术如何使镭射效果更美观?
动态三维防伪技术的形成及应用

客户问答

为什么我们的产品称激光防伪和镭射效果不规范不科学
微纳结构图文呈现与传统印刷图文表现在技术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定制防伪标签的价格是多少?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贵公司能做小批量防伪标签定制吗?
市面上定做镭射防伪标签的很多,看起来类似,为什么有的防伪标签价格偏高?
防伪标签是怎么防伪的?是不是看起来越亮越好
定制防伪标签,你们的交期是多久?付款方式是什么样?

客服中心

联系苏州印象

热销产品推荐   / Hot products

最新推荐资讯  / News

十七届北京证卡票签展,苏州印象再次相约!
防伪卡:层压膜也能如此多样化
微纳光学防伪技术小讲堂
科普:1分钟快速了解光学防伪塑封膜的特点与应用
证件光学防伪塑封膜为您提供更多价值
光学防伪塑封膜和普通塑封膜有什么区别?
证件防伪:卡式证件防伪种类揭秘
证件防伪:本式证件防伪篇
证件防伪:光学防伪烫印标篇
防伪卡:光学塑封套篇
防伪卡:转移膜篇
防伪卡:层压膜篇

服务保障  / Service guarantee

产品出口30多个
国家和地区

合作服务过多国政府,
证卡项目10多个

创立“无墨印品”
“微纳纹理”“易鉴”
3个品牌  

光学加密综合
防伪技术

扫描即可获得

产品防解决方案

提供专业防伪
标签解决方案

拥有制版核心
技术20多种

业务经理:18100687367(微信同号)
外贸经理:18012780003(微信同号)
业务 QQ:2880603301
公司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兴中路28号,智建工业园H栋

页面版权所有 - 苏州印象技术有限公司  |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4010139号

合作客户

防伪资讯   / Security information

撩妹绝技光学结构色

分类:
防伪资讯
作者:
苏州印象镭射
来源:
www.gzlaser.com
发布时间:
2019/04/08 13:52
浏览量
【摘要】:
近年来,动物的结构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研究兴趣。很多生物体具有各种各样的周期性微米和纳米结构(天然的光子晶体),通过光调制(modulationoflight)产生了鲜艳明亮的色彩,即结构色。(参考阅读:你看到的蓝不是真正的蓝,自然界中的蓝眼见也不一定为真)。   研究表明,生物体所呈现的结构色彩大多是由以下几种光学过程中的某一种或几种综合效应引起的,主要包括:薄膜干涉、多层膜干涉、光栅衍射和光散射

 

近年来,动物的结构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研究兴趣。很多生物体具有各种各样的周期性微米和纳米结构(天然的光子晶体),通过光调制(modulation of light)产生了鲜艳明亮的色彩,即结构色。(参考阅读:你看到的蓝不是真正的蓝,自然界中的蓝眼见也不一定为真)。

 

 

 

 

研究表明,生物体所呈现的结构色彩大多是由以下几种光学过程中的某一种或几种综合效应引起的,主要包括:薄膜干涉、多层膜干涉、光栅衍射和光散射。这些天然的光子晶体已在甲虫的鞘翅、蝴蝶的鳞片、鸟的羽毛、海洋动物的壳,甚至是哺乳动物的皮肤表面这些动物的体表结构中发现。

 

 

而这种颜色信号往往都是动态的(如上gif图,是否blingbling亮瞎了你的眼),这种动态反射率通常是针对自然光照环境中生物体不同的目的而量身定制,是生物长期演化的结果。

 

 

它们的周期、形态、堆积排列方式多种多样同时也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的体色往往具有通讯、隐蔽等功能是生物适应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例如下图这只雄性的宽尾煌蜂鸟(Selasphorus platycercus)翎羽显然是为了“撩妹”

 

 

根据视角和/或光照角度,宽尾煌蜂鸟喉部的羽毛由暗淡无光的黑褐色变为耀眼的粉红色(图像中为同一个体,只是转了个头而已)。图片来源:Cuthill et al.2017.Science_Biolofcolor

 

当然不单单是小编最爱的蜂鸟,许多鸟类都具有可以展现艳丽的结构色羽毛。 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便是一个常见的例子,雄性的头部有亮绿色的羽毛,且雄性和雌性都有蓝绿色金属光泽的翼镜。最近在“英国皇家学会Interfac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表明,结构色可以通过光学多层建模进行定量的解释。下面是文章作者Doekele G. StavengaBodo D. Wilts回答的一些关于这个研究的问题。

 

 

、为什么绿头鸭的羽毛如此绚丽多彩?

 

 

绿头鸭的性二型。(a)雄性绿头鸭结构色羽毛出现在头部和翼镜;(b)雌性绿头鸭仅翼镜出现结构色;(c)雄性绿头鸭头部的羽毛;(d)翼镜的羽毛,星号和尖头分别为下一张图片的(a)和(b)位置[1]。比例尺:(c2mm,(d2cm

 

鸭科鸟类中,雄性和雌性往往都有结构色的羽毛,但雌性仅体现在翼镜上,这可能有助于种内识别。每根羽毛都有一根坚硬的羽轴羽轴两侧排列着羽支,而每根羽支的两侧又排列着更小的羽支,而这些颜色产生的关键在于羽小支表皮下面呈现微小角蛋白杆组成的周期结构。角蛋白杆排列的紧密程度以及相互叠加的层数决定了鸟类羽毛呈现出的各种颜色。这些亮绿色或者蓝色羽毛的羽支都是由表层角蛋白和内部黑色素颗粒构成(如下图1),绿色羽毛羽枝表层的角蛋白平整且黑色素颗粒分布规律(如下图2)。

 

 

显微结构发现不同颜色的羽枝所对应的微结构的晶格常数和垂直于表皮方向上的周期不同这也是其显示不同颜色的原因。图中(a)(b)分别来自于上一张图片星号和尖头位置,(c)(d)为纵向羽枝所对应的微结构,(e)(f)为晶格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g)为晶格透射光显微照片[1]。比例尺:(ab100μm,(cd200μm,(e-g20μm

 

 

使用标准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解剖结构,(a)羽小枝纵向横切,(b)截面显示黑色素颗粒的堆栈,颗粒排列规律(c)较高的放大倍率下显示稍微不规则和不同大小比例的黑色素颗粒。比例尺(a2μm,(b1μm,(c0.5μm

 

早在1962年至1986年,巴塞尔大学的Heinz Durrer就发表了关于鸟类羽毛的全面解剖学研究著作[2]。在这项开创性的工作中,Durrer展示了许多鸟类羽毛有序排列的黑色素颗粒,含有黑色素的细胞结构,嵌入羽毛的角蛋白,而这些基本上构成了多层反射结构。而近年来研究工作更多地集中在鸭科鸟类羽毛的光学性质上,表明它们具有趋同的特征。

 

 

、什么是“光学多层理论”?

光学多层是层叠的薄层,每层具有与相邻层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羽枝的角蛋白表皮层实际就是一个单层的等厚薄膜,在上表面反射的光与下表面反射的光进行叠加进行干涉(如下图),相比于入射光有一个总体的反射率,而反射率依赖于入射光的波长发生变化。

 

左侧为绿头鸭翼镜羽枝上下表面的反射光谱,右侧为头部上下表面的反射光谱,纵坐标为反射率,横坐标为波长[1]

 

薄膜的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肥皂泡,其由于在薄皂层中的光干扰而导致其颜色变化,在这种薄膜的多层中,光干涉效应得到提高。任何这样堆叠的反射率和透射率可以容易地用矩阵乘法公式进行计算。许多动物,包括甲虫、蝴蝶(如下图)、鱼类和鸟类,在其外壳、鳞片和羽毛中都具有多层特征,为它们提供所谓的结构颜色。

 

吉丁虫和蝴蝶的外壳及鳞片的多层显微结构[3]。比例尺(b行)100μm,(c行)10μm,(d1μm

 

甲虫的表面覆盖物是由折射率不同的角质平行排列组成的,  多层反射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如果每层的间距接近可见光波长的1/4,可以通过相长干涉产生一种或多种光。

 

 

蝴蝶翅膀的彩色鳞片大部分是由两层重叠排列的、尺寸在100~300μm的小鳞片组成。蝴蝶翅膀上面一层的鳞片排列紧密而有序与基质保持一定的倾角呈倒伏状并沿同一方向均匀覆盖在蝴蝶翅膀的基质上鳞片排与排之间有一定的首尾搭接相邻鳞片之间也有左右重叠部分类似屋顶上的瓦片。而下一层则比较光滑。蝴蝶翅膀这种井然有序的纳微米结构安排形成了所谓的光子晶体。

 

蓝闪蝶(Blue Morpho),我们放大其翅膀鳞片,最终可以看到这些像圣诞树一样的脊形表面,正是这种脊形分支让蓝闪蝶可以抵消其他颜色光线,最终反射出蓝色。

 

当变换角度观察蝴蝶翅膀也会发现其颜色的变化这是由于光的入射角发生了改变微结构反射光的频率也发生了变化。蝴蝶翅膀组织的折射率与空气折射率之比为1:6,鳞片的微结构、折射率及其反射系数这些因素将一起决定我们所观察到的颜色和色彩的强度。

 

柳紫闪蛱蝶(Apatura ilia),其翅为黑褐色,在阳光下能闪烁出强烈的紫光。摄影:Crazybirdy,拍摄地点圆明园

 

蝴蝶翅膀的多层膜结构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体内多层膜结构即产生结构色的多层膜在鳞片表皮的下面。另一种类型是表皮上脊的多层膜结构即产生结构色的多层膜镶嵌在表皮上的脊中如柳紫闪狭蝶(如上图),在这两种类型中结构色都是由多层膜的干涉或者衍射造成的。

 

3、光学多层建模如何进行定量解释及应用?

我们将解剖数据和之前确定的黑色素和角蛋白的折射率带入公式从而计算反射光谱,并将结果与用常规光学显微镜和纤维光学测角仪(fibre-optic goniometer)的光谱测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通过多层建模(如下图a)颜色所获得的反射光谱中,光子结构的光谱特性对多层周期和层厚度的变化十分敏感,但对于黑色素颗粒堆叠的空间参数变化却显得较为稳定。 

 

 

该方法现在已经对绿头鸭的羽毛着色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分析,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鸟类羽毛的颜色。另外自然中色彩的研究对于应用研究的启发非常重要,例如在仿生学科技、光学材料、制备新型光子晶体结构以及新型功能光子元件提供新的设计思路等。

 

光学多层建模,其实也就是物理结构显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应用很广泛了。如前段时间上市的小米9、荣耀10等,都采用了这项技术作为其手机背壳的一大亮点。

 

小米9,其背壳采用了纳米全息幻彩技术,也就是文中提到的物理机构显色。

 

除了电子产品,苏州印象镭射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不断的尝试用物理结构(微纳米光学技术)显色来代替传统的油墨印刷,在证卡防伪、标签、包装、装饰等领域做推广应用,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应用成果微纳光学纹理技术目前已经成为CMF产品外观设计的热点和优选方案,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微纳光学纹理可以满足丰富的外观效果设计,不但可以表现颜色,还可以表达动态变化和空间三维立体;

2、微纳光学纹理可以直接代替油墨印刷、电镀、喷涂等环节,生产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产品健康安全;

3、微纳光学纹理科技感强,可以在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载体上实现,应用范围较广。

 

采用微结构显色制作的无油墨印刷包装

 

可以说,物理结构显色是未来最安全、环保的色彩表达方式,苏州印象将在这个领域不断研究、探索和开发,降低制造成本,扩大社会应用领域,让你的产品更加出众撩人。

 

穿上这双鞋,你绝对是整条gai上最亮的仔

 

参考文献

[1] Stavenga DG,van der Kooi CJ, Wilts BD. 2017 Structural coloured feathers of mallards act bysimple multilayer photonics. J. R. Soc. Interface 14: 20170407.

[2] Durrer, H.(1986). Colouration. Biology of the Integument. Springer BerlinHeidelberg.

[3] Kolle, M.,& Steiner, U. (2012). Structural Color in Animals. SpringerNetherlands.

 文章转载自 | 推鸟

 

近年来,动物的结构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研究兴趣。很多生物体具有各种各样的周期性微米和纳米结构(天然的光子晶体),通过光调制(modulation of light)产生了鲜艳明亮的色彩,即结构色。(参考阅读:你看到的蓝不是真正的蓝,自然界中的蓝眼见也不一定为真)。

 

 

 

 

研究表明,生物体所呈现的结构色彩大多是由以下几种光学过程中的某一种或几种综合效应引起的,主要包括:薄膜干涉、多层膜干涉、光栅衍射和光散射。这些天然的光子晶体已在甲虫的鞘翅、蝴蝶的鳞片、鸟的羽毛、海洋动物的壳,甚至是哺乳动物的皮肤表面这些动物的体表结构中发现。

 

 

而这种颜色信号往往都是动态的(如上gif图,是否blingbling亮瞎了你的眼),这种动态反射率通常是针对自然光照环境中生物体不同的目的而量身定制,是生物长期演化的结果。

 

 

它们的周期、形态、堆积排列方式多种多样同时也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的体色往往具有通讯、隐蔽等功能是生物适应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例如下图这只雄性的宽尾煌蜂鸟(Selasphorus platycercus)翎羽显然是为了“撩妹”

 

 

根据视角和/或光照角度,宽尾煌蜂鸟喉部的羽毛由暗淡无光的黑褐色变为耀眼的粉红色(图像中为同一个体,只是转了个头而已)。图片来源:Cuthill et al.2017.Science_Biolofcolor

 

当然不单单是小编最爱的蜂鸟,许多鸟类都具有可以展现艳丽的结构色羽毛。 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便是一个常见的例子,雄性的头部有亮绿色的羽毛,且雄性和雌性都有蓝绿色金属光泽的翼镜。最近在“英国皇家学会Interfac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表明,结构色可以通过光学多层建模进行定量的解释。下面是文章作者Doekele G. StavengaBodo D. Wilts回答的一些关于这个研究的问题。

 

 

、为什么绿头鸭的羽毛如此绚丽多彩?

 

 

绿头鸭的性二型。(a)雄性绿头鸭结构色羽毛出现在头部和翼镜;(b)雌性绿头鸭仅翼镜出现结构色;(c)雄性绿头鸭头部的羽毛;(d)翼镜的羽毛,星号和尖头分别为下一张图片的(a)和(b)位置[1]。比例尺:(c2mm,(d2cm

 

鸭科鸟类中,雄性和雌性往往都有结构色的羽毛,但雌性仅体现在翼镜上,这可能有助于种内识别。每根羽毛都有一根坚硬的羽轴羽轴两侧排列着羽支,而每根羽支的两侧又排列着更小的羽支,而这些颜色产生的关键在于羽小支表皮下面呈现微小角蛋白杆组成的周期结构。角蛋白杆排列的紧密程度以及相互叠加的层数决定了鸟类羽毛呈现出的各种颜色。这些亮绿色或者蓝色羽毛的羽支都是由表层角蛋白和内部黑色素颗粒构成(如下图1),绿色羽毛羽枝表层的角蛋白平整且黑色素颗粒分布规律(如下图2)。

 

 

显微结构发现不同颜色的羽枝所对应的微结构的晶格常数和垂直于表皮方向上的周期不同这也是其显示不同颜色的原因。图中(a)(b)分别来自于上一张图片星号和尖头位置,(c)(d)为纵向羽枝所对应的微结构,(e)(f)为晶格结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g)为晶格透射光显微照片[1]。比例尺:(ab100μm,(cd200μm,(e-g20μm

 

 

使用标准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解剖结构,(a)羽小枝纵向横切,(b)截面显示黑色素颗粒的堆栈,颗粒排列规律(c)较高的放大倍率下显示稍微不规则和不同大小比例的黑色素颗粒。比例尺(a2μm,(b1μm,(c0.5μm

 

早在1962年至1986年,巴塞尔大学的Heinz Durrer就发表了关于鸟类羽毛的全面解剖学研究著作[2]。在这项开创性的工作中,Durrer展示了许多鸟类羽毛有序排列的黑色素颗粒,含有黑色素的细胞结构,嵌入羽毛的角蛋白,而这些基本上构成了多层反射结构。而近年来研究工作更多地集中在鸭科鸟类羽毛的光学性质上,表明它们具有趋同的特征。

 

 

、什么是“光学多层理论”?

光学多层是层叠的薄层,每层具有与相邻层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羽枝的角蛋白表皮层实际就是一个单层的等厚薄膜,在上表面反射的光与下表面反射的光进行叠加进行干涉(如下图),相比于入射光有一个总体的反射率,而反射率依赖于入射光的波长发生变化。

 

左侧为绿头鸭翼镜羽枝上下表面的反射光谱,右侧为头部上下表面的反射光谱,纵坐标为反射率,横坐标为波长[1]

 

薄膜的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肥皂泡,其由于在薄皂层中的光干扰而导致其颜色变化,在这种薄膜的多层中,光干涉效应得到提高。任何这样堆叠的反射率和透射率可以容易地用矩阵乘法公式进行计算。许多动物,包括甲虫、蝴蝶(如下图)、鱼类和鸟类,在其外壳、鳞片和羽毛中都具有多层特征,为它们提供所谓的结构颜色。

 

吉丁虫和蝴蝶的外壳及鳞片的多层显微结构[3]。比例尺(b行)100μm,(c行)10μm,(d1μm

 

甲虫的表面覆盖物是由折射率不同的角质平行排列组成的,  多层反射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如果每层的间距接近可见光波长的1/4,可以通过相长干涉产生一种或多种光。

 

 

蝴蝶翅膀的彩色鳞片大部分是由两层重叠排列的、尺寸在100~300μm的小鳞片组成。蝴蝶翅膀上面一层的鳞片排列紧密而有序与基质保持一定的倾角呈倒伏状并沿同一方向均匀覆盖在蝴蝶翅膀的基质上鳞片排与排之间有一定的首尾搭接相邻鳞片之间也有左右重叠部分类似屋顶上的瓦片。而下一层则比较光滑。蝴蝶翅膀这种井然有序的纳微米结构安排形成了所谓的光子晶体。

 

蓝闪蝶(Blue Morpho),我们放大其翅膀鳞片,最终可以看到这些像圣诞树一样的脊形表面,正是这种脊形分支让蓝闪蝶可以抵消其他颜色光线,最终反射出蓝色。

 

当变换角度观察蝴蝶翅膀也会发现其颜色的变化这是由于光的入射角发生了改变微结构反射光的频率也发生了变化。蝴蝶翅膀组织的折射率与空气折射率之比为1:6,鳞片的微结构、折射率及其反射系数这些因素将一起决定我们所观察到的颜色和色彩的强度。

 

柳紫闪蛱蝶(Apatura ilia),其翅为黑褐色,在阳光下能闪烁出强烈的紫光。摄影:Crazybirdy,拍摄地点圆明园

 

蝴蝶翅膀的多层膜结构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体内多层膜结构即产生结构色的多层膜在鳞片表皮的下面。另一种类型是表皮上脊的多层膜结构即产生结构色的多层膜镶嵌在表皮上的脊中如柳紫闪狭蝶(如上图),在这两种类型中结构色都是由多层膜的干涉或者衍射造成的。

 

3、光学多层建模如何进行定量解释及应用?

我们将解剖数据和之前确定的黑色素和角蛋白的折射率带入公式从而计算反射光谱,并将结果与用常规光学显微镜和纤维光学测角仪(fibre-optic goniometer)的光谱测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通过多层建模(如下图a)颜色所获得的反射光谱中,光子结构的光谱特性对多层周期和层厚度的变化十分敏感,但对于黑色素颗粒堆叠的空间参数变化却显得较为稳定。 

 

 

该方法现在已经对绿头鸭的羽毛着色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分析,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鸟类羽毛的颜色。另外自然中色彩的研究对于应用研究的启发非常重要,例如在仿生学科技、光学材料、制备新型光子晶体结构以及新型功能光子元件提供新的设计思路等。

 

光学多层建模,其实也就是物理结构显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应用很广泛了。如前段时间上市的小米9、荣耀10等,都采用了这项技术作为其手机背壳的一大亮点。

 

小米9,其背壳采用了纳米全息幻彩技术,也就是文中提到的物理机构显色。

 

除了电子产品,苏州印象镭射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不断的尝试用物理结构(微纳米光学技术)显色来代替传统的油墨印刷,在证卡防伪、标签、包装、装饰等领域做推广应用,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应用成果微纳光学纹理技术目前已经成为CMF产品外观设计的热点和优选方案,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微纳光学纹理可以满足丰富的外观效果设计,不但可以表现颜色,还可以表达动态变化和空间三维立体;

2、微纳光学纹理可以直接代替油墨印刷、电镀、喷涂等环节,生产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产品健康安全;

3、微纳光学纹理科技感强,可以在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载体上实现,应用范围较广。

 

采用微结构显色制作的无油墨印刷包装

 

可以说,物理结构显色是未来最安全、环保的色彩表达方式,苏州印象将在这个领域不断研究、探索和开发,降低制造成本,扩大社会应用领域,让你的产品更加出众撩人。

 

穿上这双鞋,你绝对是整条gai上最亮的仔

 

参考文献

[1] Stavenga DG,van der Kooi CJ, Wilts BD. 2017 Structural coloured feathers of mallards act bysimple multilayer photonics. J. R. Soc. Interface 14: 20170407.

[2] Durrer, H.(1986). Colouration. Biology of the Integument. Springer BerlinHeidelberg.

[3] Kolle, M.,& Steiner, U. (2012). Structural Color in Animals. SpringerNetherlands.

 文章转载自 | 推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