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技术
客户问答
最新推荐资讯 / News
服务保障 / Service guarantee
合作客户
防伪资讯 / Security information
中秋的味道,包装的“味道”
又到中秋,我们可能已经无视“城里的月光”,在一个地方呆长了,往往总想有一些变化,亦如月饼,吃着总觉得有些腻,我们似乎早已忘却了它的本味。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虽然虚无缥缈,但是流传甚广,深得人心。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已从民间“派对”上升到政治、法律的高度,忽然觉得有一种神圣感。贵族和文人学士,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倒也有一份情怀,而且很纯粹。
这是从前中秋的味道,现如今我们也过中秋,赏月、吃月饼,但总是觉得味道变了,或者说是“调味剂”太多,少的还不止是情怀。
现如今中秋亦然是一场商战,和市场经济挂上了钩,被商业裹挟了的中秋一切以利益为衡量,并且都功利化了,这也许是就是一种“与时俱进”吧。
这其中,最“劳累”的要数中秋的月饼了,肩负着礼顺人情,被涂脂抹粉,盛装打扮,层层包裹,穿梭于酒店商场、仓储物流,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人情月饼,中国式浪费盛行。
其实,那些豪华、超豪华的月饼包装,其承载的远远不只是月饼,是感恩、是感情,那更是一份面子,这点咱中国人看得特别重要。一个月饼背后的浪费和污染到底多大?
商场里陈列着的各式月饼礼盒,随便一打开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纸盒、木盒、金属盒应有尽有,丝绸锦缎轮番上阵。
因为月饼礼盒本身不具备收藏价值或重复利用的实用性,中秋节一过,原本身价高昂的月饼礼盒,全都会被扔掉。2018年香港家庭在中秋节总共丢弃近193万个月饼及超过4430万支荧光棒。有近三成受访家庭预计今年将会收到多于实际需要的月饼,平均预计多6.7个,由此造成的环保浪费——每1000万个月饼包装盒需要耗费400至600棵树木。据此估算,一个中秋节,全国要“吃掉”30000多棵树。
其实,政府早有号令▼
发改委环资[2008]2125号:
近年来,月饼过度包装及搭售之风引起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月饼过度包装主要表现为包装层次过多、选材用料过度、装潢设计奢华、包装成本过高等。伴随过度包装的还有销售月饼搭售其它商品。这既不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又助长奢华之风,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进行治理。
近年来,有关部门对月饼过度包装进行了规范,“天价”月饼得到有效遏制,搭售之风和过度包装明显减少,月饼包装整体趋于理性。但在一些销售场所,特别是高档饭店、酒楼月饼过度包装和搭售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反对过度包装,抵制奢华之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
《月饼生产包装国家标准》要求:月饼产品将必须选用可降解或易回收,符合安全、卫生、环保要求的包装材料。此外,月饼应采用单只包装,杜绝月饼与包装盒及其他月饼直接接触,同时包装的成本不应超过月饼出厂价格的25%,单只月饼与外盒及单只月饼之间的平均距离不得超过2.5厘米。
时代在改变着一切,政府的要求逐步成为社会共识和自觉的行动,风向终于在转变,我们终于清醒的认识到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重要。
2019年9月4日结束的首届世界包装设计与技术大会,中华平面设计协会创会荣誉理事长王炳南先生作了“永续环境,包装减法”为出题的演讲,指出:企业经营寻求永续并对社会环境友善,尽责追求平衡是企业的责任及目标。而在产品求真、包材求实的原则下,为了达成与消费者及永续环境三赢的局面,产品把关在于企业,包装创新材料整合于设计政策,减法概念已形成国际共识。节约利用、绿色环保成了这次世界包装设计与技术大会的主题。
对环境友善,就是要降低人们的过度物质欲望,甚至要丢弃虚无的面子,让我们的内心逐步坚实,让我们的月饼不再过度包装,回归本原,回归中秋本来的“味道”。
苏州印象始终致力于安全环保的无油墨印刷包装,推动印刷包装污染的源头治理,提倡简约、环保、科技和时尚的包装制品。尽管任重道远,但我们义无反顾;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家园,如果人类赖以栖息的地球毁坏了,我们的任何成功毫无意义。
(苏州印象研发设计的“无墨印品”包装)
中秋的味道应该是清风明月,应该是丹桂飘香,让我们尊重自然,回归自然。
文章为苏州印象原创,转载请先联系
又到中秋,我们可能已经无视“城里的月光”,在一个地方呆长了,往往总想有一些变化,亦如月饼,吃着总觉得有些腻,我们似乎早已忘却了它的本味。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虽然虚无缥缈,但是流传甚广,深得人心。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已从民间“派对”上升到政治、法律的高度,忽然觉得有一种神圣感。贵族和文人学士,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倒也有一份情怀,而且很纯粹。
这是从前中秋的味道,现如今我们也过中秋,赏月、吃月饼,但总是觉得味道变了,或者说是“调味剂”太多,少的还不止是情怀。
现如今中秋亦然是一场商战,和市场经济挂上了钩,被商业裹挟了的中秋一切以利益为衡量,并且都功利化了,这也许是就是一种“与时俱进”吧。
这其中,最“劳累”的要数中秋的月饼了,肩负着礼顺人情,被涂脂抹粉,盛装打扮,层层包裹,穿梭于酒店商场、仓储物流,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人情月饼,中国式浪费盛行。
其实,那些豪华、超豪华的月饼包装,其承载的远远不只是月饼,是感恩、是感情,那更是一份面子,这点咱中国人看得特别重要。一个月饼背后的浪费和污染到底多大?
商场里陈列着的各式月饼礼盒,随便一打开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纸盒、木盒、金属盒应有尽有,丝绸锦缎轮番上阵。
因为月饼礼盒本身不具备收藏价值或重复利用的实用性,中秋节一过,原本身价高昂的月饼礼盒,全都会被扔掉。2018年香港家庭在中秋节总共丢弃近193万个月饼及超过4430万支荧光棒。有近三成受访家庭预计今年将会收到多于实际需要的月饼,平均预计多6.7个,由此造成的环保浪费——每1000万个月饼包装盒需要耗费400至600棵树木。据此估算,一个中秋节,全国要“吃掉”30000多棵树。
其实,政府早有号令▼
发改委环资[2008]2125号:
近年来,月饼过度包装及搭售之风引起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月饼过度包装主要表现为包装层次过多、选材用料过度、装潢设计奢华、包装成本过高等。伴随过度包装的还有销售月饼搭售其它商品。这既不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又助长奢华之风,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从根本上进行治理。
近年来,有关部门对月饼过度包装进行了规范,“天价”月饼得到有效遏制,搭售之风和过度包装明显减少,月饼包装整体趋于理性。但在一些销售场所,特别是高档饭店、酒楼月饼过度包装和搭售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反对过度包装,抵制奢华之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
《月饼生产包装国家标准》要求:月饼产品将必须选用可降解或易回收,符合安全、卫生、环保要求的包装材料。此外,月饼应采用单只包装,杜绝月饼与包装盒及其他月饼直接接触,同时包装的成本不应超过月饼出厂价格的25%,单只月饼与外盒及单只月饼之间的平均距离不得超过2.5厘米。
时代在改变着一切,政府的要求逐步成为社会共识和自觉的行动,风向终于在转变,我们终于清醒的认识到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重要。
2019年9月4日结束的首届世界包装设计与技术大会,中华平面设计协会创会荣誉理事长王炳南先生作了“永续环境,包装减法”为出题的演讲,指出:企业经营寻求永续并对社会环境友善,尽责追求平衡是企业的责任及目标。而在产品求真、包材求实的原则下,为了达成与消费者及永续环境三赢的局面,产品把关在于企业,包装创新材料整合于设计政策,减法概念已形成国际共识。节约利用、绿色环保成了这次世界包装设计与技术大会的主题。
对环境友善,就是要降低人们的过度物质欲望,甚至要丢弃虚无的面子,让我们的内心逐步坚实,让我们的月饼不再过度包装,回归本原,回归中秋本来的“味道”。
苏州印象始终致力于安全环保的无油墨印刷包装,推动印刷包装污染的源头治理,提倡简约、环保、科技和时尚的包装制品。尽管任重道远,但我们义无反顾;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家园,如果人类赖以栖息的地球毁坏了,我们的任何成功毫无意义。
(苏州印象研发设计的“无墨印品”包装)
中秋的味道应该是清风明月,应该是丹桂飘香,让我们尊重自然,回归自然。
文章为苏州印象原创,转载请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