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技术
客户问答
最新推荐资讯 / News
服务保障 / Service guarantee
合作客户
防伪资讯 / Security information
5G时代来临,金属机身面临淘汰,手机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未来已来,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4G时代刚刚普及,5G已经来了。
在技术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的今天,
智能手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5G通信网络和无线充电技术的到来,
给目前的手机带来怎样的影响?
金属机身面临淘汰的危机,
那么取代它的材料和技术又是什么?
未来已来
跨界而来的杀手正在瞄准你的行业
你还在墨守成规吗? ▼
不论是目前已经出现或正在研发路上的全面屏手机、折叠屏手机,还是各类炫酷的面部识别技术、指纹解锁、AI人工智能技术等等,都在把手机推向更加智能和人性化的大方向中。未来,随着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的发展,甚至我们都不再需要实体的手机。因为在万物互联的概念里,一切都是可以用来沟通和交流的。手机的消失,你猜还有几年?
2018年1月,第一套5G商用系统上线,预计在2019年到2020年,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都将逐步部署5G。金属机身对信号的干扰随着5G的到来而愈发明显,另外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手机非金属机身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在这股金属机身面临淘汰的大潮下,玻璃、陶瓷和塑胶(复合板材)都将会成为这股春风下的受益者。那么对于这些材料来说,面临的最大挑战又是什么呢?
首先是这些材料如何实现金属的质感和档次,而这一技术的关键就在于材料的外观和结构。
我们先来说说外观,目前用于非金属机身的外观工艺主要有两类:
1、印刷、电镀和压印
2、微纳米光学纹理
下图为2016年,三星推出新款Galaxy S7,苏州印象微纳纹理首次应用于高端品牌手机,在玻璃盖板上利用微纳米光学纹理技术,实现炫酷的纹理效果。
那么,就目前的技术和效果来说,微纳米光学纹理技术是非金属机身外观处理的最优方案。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光学微纹理可以满足丰富的外观效果设计;
2、光学微纹理可直接代替印刷、电镀、色带等环节,具有健康无污染的安全保障;
3、光学微纹理科技丰富外观效果,不但不会影响结构的实现,而且可以应用到玻璃、高压复合板材等各种主流基材上面,应用范围较广。
如今,在手机后盖上实现微纳米光学纹理效果的工艺有两种,PR光写模具技术和精密机械加工技术。
下图为荣耀9采用的PR光写模具技术实现的纹理效果 ▼
下图为三星S8采用精密机械加工模具技术实现的纹理效果 ▼
目前,PR光写模具技术应用较多也较为成熟,而精密机械加工技术技术难度较大。但是可以制作纹理的叠加,通俗一点的语句就是耐看性。
下图为苏州印象设计微纳光学纹理 ▼
其次,除了纹理设计,非金属机身的另一种关键技术在于机身结构的实现,如2.5D和3D。目前主要的三种方案为:
1、玻璃后盖;
2、复合板3D高压成型后盖;
3、模内注塑(IML、IMT)后盖。
玻璃+微纹理通常是高端旗舰机的最优方案,对应机型有三星S8、S7、荣耀9等;复合材料+微纹理被认为是千元机的高性价比方案,对应机型有朵唯L925、L520,小辣椒V11等;而模内注塑(IML、IMT)是高难度结构的最优方案。
那么对于复合材料,通过3D高压成型,再配上目前的纹理技术,可以实现玻璃+贴合的效果,因为:
1、基本可以满足手机后盖的结构要求
2、表面硬度可达4H-6H,明显优于其他非金属工艺
3、产品厚度以0.5mm/0.65mm/0.8mm为基础/可以订制厚度,明显优于其他非金属工艺。
4、可以应用所有光学微纹理效果于产品之上,明显优于其他非金属工艺。
5、外观,性能可以达到玻璃后盖的90%以上效果,价格只需要璃后盖的30%。
下图为小辣椒V11,采用3D复合材料后盖,再配上炫酷的纹理设计。官方售价在2200元(4GB+64GB)左右。
所以,在5G时代,玻璃贴合膜片,复合板高压成型,IMT/IML是非金属机身的主流方案。其中,复合板高压成型工艺将会是玻璃贴膜工艺的低成本替代方案。
相信在几年后,我们如今在讨论的最新技术又会面临淘汰的风险,时代的巨轮挟裹着人们不断前行,唯有创新与改变,才是持久不变的真理!
该文章来自苏州印象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